>百科大全> 列表
挖冬笋有哪些注意事项
时间:2025-05-13 04:29:53
答案

一、看林地条件,不乱挖滥采

首先,采挖冬笋必须选择海拔在300米以下、朝东或朝东南的林地,这类林地里的冬笋多,成熟也早,质量又很好。其次,采挖冬笋还要看土层厚度,士层厚度,30厘米以上的冬笋只有56%会退化腐烂,44%会在春天破土成竹,而土层厚度在15厘米以内的浅鞭冬笋则90%以上都会退化腐烂。据此规律,采挖时应以土层深度在15厘米以内的浅鞭冬笋为主而在15厘米以上的深鞭冬笋则只能限量、少量采挖,千万不可只顾眼前利益而乱挖滥采,否则会因一时之利而毁了一片竹林。

二、看竹林结构,不肆意采挖

以选择1~2年和3~4年生的母竹各占30%以上,每667平方米(1亩)活立竹在160~200的竹林地采挖冬笋为好,禁止在长有较多冬笋的林缘竹、林中空地边缘竹和疏林竹中采挖,否则会极大地影响竹林的发育和生长。

三、看成笋时间,不超时采挖

俗话说,“九前冬笋逢春烂,九后冬笋清明旺”。即冬至以前萌发形成的冬笋,只有少数能转化成春笋,大多数都会腐烂,这是采挖的主要部分。而冬至以后形成的冬笋,大都能转化成春笋,破土成竹,则不应该挖掉。

四、看笋形质地,不创鞭挖笋

“两头尖、中间弯逢春烂成浆,上头细、下头粗来年成新竹”,这也是经验之谈。也就是说,笋形弯曲、基部尖瘦或笋壳干裂老化的笋,基本上不会长成春笋,这部分可以采挖。而基部丰满、根部发达、笋壳嫩而紧裹笋肉的则是来年长成为春笋促进竹林繁育的根本,必须保留,不能采挖。同时采挖时还要特别注意,千万不能刨鞭挖笋,否则会伤害竹鞭、鞭根和鞭芽,严重影响竹林生长。挖笋后还必须随手覆土,填平笋穴。

挖冬笋技巧的书籍
答案

没有一本特定的书可以称为挖冬笋技巧的指南。

但是,可以通过搜索互联网上关于挖冬笋的文章和教程,也可以看一些有关冬笋的地方特产的书籍,这些都会包含一些有用的技巧和建议。

此外,由于挖冬笋的技巧和经验在不同的地区文化中可能会有所不同,建议向当地的专家或当地的农家乐工作人员寻求指导和建议。

挖冬笋的五个绝招
答案

1、选时间,理论时间是10月到来年3月阳历实际时间大约是过年前1个月左右,立春左右开始冒尖。

2、选竹子, 选2年生-4年生的竹子,就是那种竹节还稍微有点点白毛,但是掉的差不多,竹竿青翠,泛黄少许,但是不是特别的多的棕黄 竹叶浓密黑油油,底部枝丫竹叶少许泛黄 冬笋分大小年,也就是隔一年多一年少 大年一堆6个左右,小年 一堆1-2个 选竹林边上 土肉松,厚,竹林中间的竹子营养大部分被吸收 所以竹笋会稍微小 据说竹子分公母,母竹子第一枝丫是2根对生。

3、找竹鞭,看竹子根的走势,确定180度范围,然后进行横切找竹鞭 看枝丫走向,第一枝丫方向就是 竹鞭的走向 找露面竹鞭 部分竹鞭会露出来顺着爬 撒网找,不管什么方法 ,直接覆盖,翻遍整块土 反正是竹子多,到处是竹鞭,找死笋眼,部分笋子营养,时节时间不对长不成春笋或者竹子,就会烂掉,顺着孔那肯定有竹鞭。

4、找冬笋,顺着竹鞭往下挖, 2年竹笋在竹子的40-80公分左右附近,4年竹子一般是1米2左右, 竹鞭分叉,30公分左右开始有笋。新竹在母鞭,老竹在子鞭,断尾竹鞭,老竹根断了后,回溯50公分,一般都有(竹鞭金黄,竹鞭包衣烂的差不多的竹鞭)死笋孔边,有死笋孔,那么来年,那个竹鞭估计还是会有 但是一般比较小, 数量少,下山竹鞭一般笋长的远, 爬山竹鞭的笋大长的近,波浪竹鞭,竹笋在坡段中间,立春左右会开始冒尖,注意鼓包土,山溪边的竹笋更容易找。

推荐
© 2025 嘉成百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