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国际不存在
历史上,判定一个朝代是否灭亡,有三个条件:第一,国土是否全部丢失;第二,国君是否已经去世;第三;宗庙是否绝祀。例如,当年秦始皇灭赵国,赵王迁投降,但赵王迁的哥哥公子嘉逃到代地继续供奉赵国宗庙,严格意义上说,赵国并未灭亡。
不存在。
因为第七国际是一个由国际共产主义者组成的组织,成立于上世纪20年代初。
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历了严重分裂,导致第七国际也分裂成了不同的派别。
目前虽然仍有一些左翼组织自称为第七国际的后继组织,但它们之间分歧较大,且影响力较小。
因此可以说第七国际已经不存在了。
虽然第七国际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仍然有着丰富的历史和影响力,对世界政治和社会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同时,当前全球范围内的许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
第七国际根本不存在 。只有从第一国际到第五国际五个国际 。
第一国际,即国际工人联合会(英语:International Workingmen's Association),1864年英、法、德、意四国工人代表在伦敦开会成立,马克思代表德国工人参加该组织的工作,并逐渐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作为组织指导思想。由于会名太长,有时人们取它的第一个单词“International”,简称为“国际”,历史上即称为“第一国际”。它的任务是在国际范围内组织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在工人运动的各种不同表现形式之间建立联系并把它们联合起来,保卫工人阶级的利益,为工人阶级的解放而斗争。
第二国际即“社会主义国际”(1889–1916)是一个工人运动的世界组织。1889年7月14日在巴黎召开了第一次大会,通过《劳工法案》及《五一节案》,决定以同盟罢工作为工人斗争的武器。组织后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而解散,其后伯尔尼国际成立并作为实体运作。第二国际所作出影响最大的动作包括宣布每年的五月一日为国际劳动节,宣布每年的3月8日为国际妇女节,并创始了八小时工作制运动。世界最大的政党组织“社会党国际”实际上为其延续,在二战后的1951年成立,成员均为原第二国际成员。
共产国际亦称第三国际,1919年3月成立,为各国共产党的联合组织,其宗旨是争取建立世界范围内的无产阶级专政和世界社会主义苏维埃共和国联盟,为完全消灭阶级和实现社会主义而奋斗。共产国际在其存在的24年期间先后召开过七次代表大会、13次执行委员会全会。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1943年5月提出解散共产国际的建议,在得到各国支部同意后,1943年6月宣告解散。
第四国际(the Fourth International)全称为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党,由流亡海外的前苏联领袖托洛茨基创建,以与斯大林所控制的第三国际相抗衡。自1953年起,第四国际发生过几次分裂,今日的世界上有个别国际托派组织,如第四国际统一书记处派、朗贝尔派等仍继续沿用这个称号,主要分布于西欧和美洲。一般提到第四国际是指统一书记处派。
第五国际(外文名:League for the Fifth International)是继第四国际后又一个无产阶级联盟,全称第五国际联盟,英文简称L5I。
第五国际第一次提出是在第四国际首届大会的两个月后,在巴塞罗那受审的马克思主义统一工人党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