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守株待兔三年级下册选自哪里
时间:2025-05-12 21:04:09
答案

1、守株待兔的典故出自《韩非子·五蠹》。

2、守株待兔的批判意义:故事用于批判那些不知变通,死守教条的思想方法。守株待兔能用于褒义,只要掌握了规律,在兔子必经之道上栽几棵树等兔子撞,也是可以的。比如某地是日军必属经之地,我们只要在此做好准备,守株待兔即可。

守株待兔一类字组词
答案

守株待兔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典故,成语中的“守株待兔”意味着人们在某些情况下习惯于沉溺于故纸堆中的经验和老一套的做法,而不愿意创新。类似的字组词还有“墨守成规”、“固步自封”等等,这些都是处于某种舒适状态,不愿意面对改变并尝试创新的表现,这显然不利于人们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因此,我们应该摒弃“守株待兔”一类的思维定式,不断地学习、改变和尝试,以拓展我们的思维和行动领域,为自己和社会带来更多的机会和可能。

守株待兔中三个而分别是什么意思
答案

守株待兔出自战国韩非的《韩非子五蠹》而在文中出现了三次,分别是:

1折颈而死: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然后。

2因释其耒而守株:而作为连词,在这句话中表示,动作的先后关系可以翻译为,然后。

3而身为宋国笑: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却。

推荐
© 2025 嘉成百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