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孟子人生四大境界
时间:2025-05-12 20:49:56
答案

孟子根据人的修养水平把人分为了四类,第一等境界的是“极高明而道中庸”,持守中庸之道之人;

第二等是志向高远而处事疏阔的狂者;

第三等是不思进取,仅仅是不做坏事的狷者;最差的是曲意逢迎,献媚邀宠,四面讨好,八面玲珑,没有主见,无所谓操守,精致利己,一味从众的乡愿。

孟子人性善原话
答案

《孟子·告子上》————

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孟子仁义礼智信原文
答案

孟子并没有提出仁义礼智信的完整体系,这一思想体系是在儒家学派的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最早明确提出“仁义礼智信”五常概念的是董仲舒,他主张“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而孟子则主要强调了仁和义,认为仁是人的本质,义是人的行为准则。他并没有将礼、智、信作为独立的道德规范,而是将其融入到仁、义之中。

然而,在孟子的思想中,仁、义、礼、智、信的某些方面仍然有所体现。

推荐
© 2025 嘉成百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