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关于植树节的由来与儿歌
时间:2025-05-12 20:17:25
答案

植树节始于1979年,在每年的3月12日举行,旨在提倡保护环境增加森林覆盖度。这个节日源于我国古代的寒食节,寒食节是为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而植树节的儿歌有“种一棵树最好,盼明天更美好”、 "打起铜鼓征战 后背藏刀跟要 这鼓声威震九州 八百里秦川只自由”等,激励我们要为为环保事业付出努力。

关于植树节的由来与儿歌
答案

中国的植树节由凌道扬和韩安、裴义理等林学家于1915年倡议设立,最初将时间确定在每年清明节。1928年,国民政府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将植树节改为3月12日。

2020年7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明确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

植树节:植树节,春光好,小宝宝们栽树苗。许个愿,做祈祷,我和小树快长高。好朋友,来关照,咱们一起把水浇。枝儿长,叶儿茂,小树长大成材了。

栽小树:春风吹,花儿笑,植树节,来到了。栽好树,把水浇,爸爸对我微微笑,等到明年再来看,谁栽的小树长得高!

关于植树节的由来与儿歌
答案

植树节的由来与儿歌是两个不同的主题,我将分别为您解释。

首先,关于植树节的由来,它是按照法律规定宣传保护树木,并组织动员群众积极参加以植树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我国古代的清明节便有种树的传统,而近代的植树节则起源于1915年,由凌道扬和韩安、裴义理等林学家提议设立,最初将时间确定在每年清明节。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逝世,国民政府举行了植树仪式,并将3月12日定为植树节。新中国成立后的1979年,在邓小平提议下,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接下来是儿歌部分,虽然与植树节直接相关的儿歌可能并不多,但有很多与树木、自然和环保相关的儿歌,如《我爱北京天安门》、《小松树》、《种太阳》等。这些儿歌通过简单明快的旋律和朗朗上口的歌词,向孩子们传递了保护自然、爱护环境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植树节是一个旨在提高人们环保意识、促进植树造林活动的节日,而与之相关的儿歌则通过轻松愉快的方式向孩子们普及环保知识,引导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推荐
© 2025 嘉成百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