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标签
标签是了解一个羽绒服穿着是否舒适保暖的最重要的依据,一般标签里面会标明含绒量、充绒量和填充物。
含绒量是指羽绒服里面绒的比例。现在市面上大部分羽绒服绒的比例在70%到90%之间,比如90%指其中绒的含量是90%,羽毛占30%。绒的保暖和蓬松度要比羽毛更好。一般羽绒服的含绒量在70%以上,穿着就比较蓬松和保暖了。
充绒量是指一件羽绒服填充的羽绒的重量。充绒量多少是决定羽绒服保暖程度的重要指标。市面上最常规的羽绒服充绒量,一般在200克到500克左右,已经满足日常所需保暖要求;非常保暖的户外款在700克左右,比较少见。
羽绒服的填充物在市面上,大部分都是鸭绒,鹅绒比较少。鹅绒比鸭绒更纤细,更蓬松,保暖性也更好,价钱上一般比较贵。鸭绒又分为白鸭绒和灰鸭绒,鹅绒也分为白鹅绒和灰鹅绒,不过绒的颜色和质量保暖性没有太大关系。
二、用手捏
羽绒服的含绒量越高保暖性越好,如果羽毛含量高的话,就影响蓬松度和保暖性,所以我们可以用手捏一捏羽绒服。如果明显感觉有很多毛杆,这样就是羽毛含量过高,保暖性能就会比较差。如果怎么揉搓都感觉不到毛杆的存在,填充物可能根本不是羽绒。
三、蓬松度
羽绒服的蓬松度是判断一件羽绒服含绒量多少的最直接到外观表现。将羽绒服折叠起来进行按压,然后松开,如果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原状,说明蓬松度高,含能量高。如果很久才能恢复原状或者是很难恢复原状的,就表明含绒量低、蓬松度不高。
四、面料
因为羽绒服容易跑毛,所以面料也非常重要。一般标签上会标明纱支密度,一定要在230T以上,这样就不会有绒毛钻出。判断羽绒服是否装绒可以拍打羽绒服。如果没有绒毛钻出,针眼处也不见粉尘,表明这件羽绒服面料符合要求,不会钻绒。
羽绒服越长越保暖,你可以这样选:
1.蓬松度
蓬松度越大越好,证明它的保温效果比较好,你可以直接参考下面这个蓬松度:
户外:700-900蓬松度
北方:500-700蓬松度
南方:400-450蓬松度
2.含绒量
含绒量越高,保暖度就越好。
这里面要切记没有100%的含绒量,通常情况下是羽绒配合羽毛组合,可不能被噱头骗到。
3.充绒量
充绒量越重,羽绒服的保暖性也会好,可以这样参考:
户外:250-450g以上
北方:200g以上
南方:130g以上
4.外层面料
羽绒服最闹心的一点是它一沾水容易成一团,致使它的保暖性能降低,所以面料也是最需要关注的一点。
好的面料可以做到防风防水以及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抗撕裂的能力,同时透气性能也是较好的。
要在一晚上晾干羽绒服,以下是一些建议:
1.脱水:在洗涤后,尽量将羽绒服中的水分脱干。可以使用洗衣机的脱水功能,或者用手挤压出多余的水分。
2.通风良好的环境:将羽绒服挂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例如通风扇或开窗的房间。空气流通可以帮助加快晾干的过程。
3.去除潮气:可以使用干燥剂或除湿剂来吸收周围环境的潮气,帮助减少晾干时间。
4.分散晾晒:将羽绒服展开,确保每个部分都能够暴露在空气中,以便均匀晾干。可以将衣服挂在多个衣架上,或者平摊在干净的毛巾上。
5.温度控制:如果可能的话,提高室内温度可以加快晾干的速度。可以使用暖气、空调或电加热器等设备来提供适当的温度。
6.翻动和拍打:在晾干的过程中,不时地翻动和拍打羽绒服,以帮助疏松羽毛并促进空气流通。
需要注意的是,完全晾干一件羽绒服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特别是如果衣物很厚或者环境湿度较高。尽管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加快晾干过程,但一晚上完全晾干可能并不总是可行的,尤其是对于厚实的羽绒服。此外,确保遵循羽绒服的洗涤和保养说明,以保持其保暖性能和质量。如果时间紧迫,也可以考虑使用干衣机的低温或轻柔模式来加速晾干,但要先查看衣物标签上的洗涤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