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裹挟”是一个比较形象的说法,用来描述一个人或组织在面对社会习俗、传统观念、主流价值等“世俗”力量时,受到其影响或被迫接受某种状态或行为。这里的“裹挟”意味着被这种力量牵引、带动,甚至有时是被迫接受。
例如,一个人可能非常热爱艺术,但受到家庭和社会的期望,被迫选择了一个更为“实用”或“稳定”的职业,这就是被世俗裹挟的一个例子。
总的来说,“世俗裹挟”描述的是个体或团体在面对强大的社会习俗或传统观念时,所感受到的压力和被迫接受的状态。
这句话强调了个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认为人的内心和思想不应受到外界因素的束缚。它鼓励人们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不受世俗观念的影响,坚持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同时,这句话也提醒人们在面对压力和期望时,要保持独立思考,不盲目跟随他人,才能真正实现内心的自由。
"世修降书"是指连续为两个国家的末代皇帝修降书的职业。在五代十国时期,有一位官员李昊,他连续为两个国家的末代皇帝修了降书,因此被人戏称为“世修降表李家”。这个职业在古代是一项高危职业,因为普通百姓会把国家灭亡的怨恨加在这些修降书的文人身上,他们就成了国家灭亡的替罪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