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机械损伤
最近很多养殖开始准备出鱼或者转塘,如果拉完、分塘工作操作不当,很容易造成机械损伤。一旦池塘水体环境致病菌较多时,很容易引发伤口感染,造成伤口不容易愈合,尤其是在低温天气真菌大量繁殖,非常容易爆发水霉病、烂身病等。
2、寄生虫感染
小瓜虫大量繁殖会破坏黄颡鱼体表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尤其是水体环境中致病菌较多时,伤口会不断扩大,细菌、真菌大量繁殖,从而继发水霉、烂身,导致损失惨重。
3、底质恶化
经过一年的养殖,池塘底部沉积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尤其是当养殖密度较高的池塘,一旦池塘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就会上浮躲避,冬季温度较低时还很容易出现冻伤,继发水霉病。
4、池塘水瘦
池塘水质清瘦,有益微生物活性差,保温效果弱,在天气变化时应激反应也会加剧
5、鱼体体质差
池塘投喂不合理,不注重内服保健,导致鱼类抵抗力和免疫力减弱,一旦出现气温骤变或外力刺激时,不能有效抵制,从而引发其他病变,水霉、烂身是典型症状。
是的
涨渡湖黄颡鱼,又名黄辣丁、嘎牙子、黄鳍鱼、黄刺骨等,属鲇形目、鲿科、黄颡鱼属。黄颡鱼广布于中国东部各太平洋水系,在静水或缓流的浅滩生活,昼伏夜出。体长123—143毫米,杂食,主食底栖无脊椎动物,食物多为小鱼、水生昆虫等小型水生动物。4—5月产卵,亲鱼有掘坑筑巢和保护后代的习性。在生殖时期,雄鱼有筑巢习性。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肌间刺、营养丰富。
为你推荐以下几种黄骨鱼的炖煮做法:
- 黄骨鱼炖豆腐:黄骨鱼刺少、腥味淡,与豆腐搭配炖煮,味道较为鲜美。将黄骨鱼处理好并加入葱、姜、盐、料酒腌制10分钟。准备小葱、姜片、蒜、桂皮用于炒制增香。黄骨鱼小火煎至两面金黄,加入葱、姜、蒜、桂皮炒香,再加入开水,没过黄骨鱼即可。大火烧开后,小火炖10分钟,加入豆腐和适量盐,继续炖煮10分钟即可。
- 黄骨鱼炖鸡蛋:先将鸡蛋煎好备用,再利用锅中余油将蒜末、姜末煸出香味,然后放入洗净的黄骨鱼煎至表面熟。加入开水、煸香的姜蒜和调味料,大火烧开后放入煎香的鸡蛋,继续煮开。将所有材料转入砂锅,放入豌豆粒烧开后转小火焖8分钟,出锅前加入葱花和切碎的红椒。
- 黄骨鱼炖荷包蛋:将黄骨鱼处理干净,两面打上花刀,热锅热油,把两个鸡蛋煎至两面金黄,捞出来垫到砂锅里。不用洗锅,直接加一勺猪油和牛肉,撒上底盐,再将黄骨鱼下锅,煎至定型后翻面,继续将两面煎至焦黄。加入姜蒜、小米辣、香辣紫薯酱,翻炒均匀。倒入热水,大火煮两三分钟后,转入砂锅,撒上小葱花。
- 黄骨鱼炖西红柿:将黄骨鱼煎至两面金黄,在砂锅中倒入油,加入姜、葱段翻炒均匀,再放入番茄,加入盐翻炒出沙,倒入开水,盖上盖子煮3到5分钟。之后倒入黄骨鱼,加入鸡精或松鲜鲜等调味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