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羽的演变过程
时间:2025-05-12 22:46:48
答案

演变过程可以追溯到商代的甲骨文,其形状像羽毛。在繁体字形中,它包含了骨节、翅骨和鸟毛,有时朝向左边,有时朝向右边。到了战国时期,鸟毛的形状一般被简化为两支,但也有个别字形写作三支,方向仍然不固定。到了汉代,《说文解字》将鸟毛的形状固定为朝向左边,并且采用了战国文字中鸟毛写作三支的字形。在隶变过程中,鸟毛减少了一根,形成了现在的“羽”字。

另一方面,从恐龙到鸟的羽毛演化过程也可以大致勾画出来。最初的羽毛是单根的丝状毛,之后演化出丛生的毛,这些丛生的毛要么产生分叉,要么变成一根羽轴上的小枝。接下来,羽毛的结构变得更加复杂,羽轴两侧不仅对称地分出小枝,小枝也分出更小一级的羽小枝。再往后,羽毛继续演化,各种不对称分支逐渐出现,直到现代鸟类的羽轴两侧的小枝不再等长对称,形成了左右不对称的羽毛。

羽的大写字母和音节
答案

羽的大写字母是:Y,音节:yu。

部首: 羽

笔画: 6

结构: 左右结构

羽(拼音:yǔ)是汉语常用字,初文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鸟类的羽毛,引申指代鸟类。又转指昆虫的翅膀。羽也是古代五音之一。古代的箭尾上常用羽毛作装饰,故“羽”也作箭的代称。

羽的诗句有哪些
答案

一、[唐]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译文:忽然渔阳战鼓响,惊天动地震宫阙,惊坏跳舞的歌伎,停奏霓裳羽衣曲。

二、[先秦]屈原《离骚》:鲧婞直以亡身兮,终然夭乎羽之野。 译文:鲧太刚直不顾性命,终于被杀死在羽山荒野。

三、[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译文: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的时候,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

四、[魏晋]曹植《洛神赋》:或采明珠,或拾翠羽。 译文:有人采摘明珠,有人拾翠鸟的羽毛。

五、[宋]苏辙《水调歌头·离别一何久》: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 译文:座中客人,翠羽披肩,紫色丝绸衣服。

推荐
© 2025 嘉成百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