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医药大学成立于1956年,原名成都中医学院,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1995年更名为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校的主要校区地址是成都市十二桥路37号和温江区柳台大道1166号。这所大学是一所以中医药教育和研究为特色的高等学府,也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成都中医药大学不在仁寿县,但该校与仁寿县有合作关系。例如,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院)与仁寿县人民医院、仁寿县中医医院、仁寿县第二人民医院建立了医院战略联盟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可能包括医疗服务、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等方面,有助于提升当地医疗服务水平和中医药的发展。
总的来说,成都中医药大学是一所位于成都市的知名中医药高等学府,它与仁寿县内的医疗机构有着紧密的合作联系,但学校的主校区并不在仁寿县。
仁寿罗泉古镇。
该古镇在四川仁寿、威远、资中三县交界的深丘中,隐藏在沱江支流珠溪河旁。它的闻名得于清朝中叶盐井的发现。顺着珠溪河,以盐为生的人们开始修建各自的家园。明太祖洪武年间(公元1365年至1399年),一栋栋屹立在河畔的民居已颇具规模,那时罗泉镇商贾云集,热闹异常。
从公路上往下看罗泉,镇子的形制宛若一条正月里舞动的游龙。漫步于罗泉宽约4米、长5里、由青石条铺成的巷道,看到优雅而古朴的古建民居,使人感受到小镇古老而淳朴的气息。罗泉的鼎盛时期,清朝末年,小小的镇上有13家饭铺,32家面铺,数十家戏楼,十多家茶馆,十多家赌场,二十多家妓院,镇子周围还建有九宫十八庙。珠溪河两岸十五华里之内,密布着1000多口盐井,50多家盐灶房。那时节,舟缉穿梭,马嘶驴鸣,罗泉盐通过水陆两道被运至中国西部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