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今江苏句容)人
朱世珍,即明仁祖,元朝末年句容(今江苏句容)人,明太祖朱元璋之父。父亲朱初一迁居泗州盱眙(今江苏盱眙),朱世珍又迁居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南昌王朱兴隆、盱眙王朱兴盛、临淮王朱兴祖、曹国长公主(李文忠的母亲)、明太祖朱元璋的父亲。元朝至正四年(1344年)淮北大旱,朱世珍、陈氏、朱兴隆先后去世。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建立明朝,他被尊为皇帝,庙号仁祖,谥号淳皇帝。陵墓在凤阳的明皇陵。儿子:明太祖朱元璋庙号:仁祖谥号:淳皇帝陵墓:明皇陵。
以下是我的回答,朱元璋立国诏书是他作为大明开国皇帝,宣告新王朝诞生的重要文献。在诏书中,朱元璋首先回顾了自宋朝灭亡以来,中华大地历经百年沧桑的历史背景,指出蒙古帝国的统治虽一度统一华夏,但百姓并未得到安宁。他随后表达了自己顺应天道民意,驱除胡患,平定南北枭雄的决心与担当。最终,在正月十四日,他昭告天地皇袛,于紫金山巅设祭,正式宣告大明王朝的诞生,并启用新的纪年——洪武。
这份诏书不仅体现了朱元璋的英勇气概和治国理念,也展现了他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他期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百姓创造一个安定、繁荣的新时代。这份诏书对于理解朱元璋及其时代,以及大明王朝初期的政治、社会背景具有重要意义。
朱元璋第四个儿子的名字是朱棣。
朱棣(生于1360年5月2日去世于1424年8月12日),汉族,是明朝第三位皇帝,1402年至1424年在位,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 、永乐皇帝等。
元顺帝至正二十年(1360年)四月十七日(5月2日),朱棣生于应天府(今南京)。
早起被封为燕王,洪武三十一年十二月,为了提防朱棣造反,建文帝朱允?派工部侍郎张?为北平布政使,都指挥使谢贵、张信为北平都指挥使。
随后又命都督宋忠屯兵驻开平,并调走北平原属燕王管辖的军队。
后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
1402年在南京登基,改元永乐。
朱棣在位期间改革机构,设置内阁制度,对外五次亲征蒙古,收复安南(交趾),在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西北设立哈密卫,在西南贵州等地区建立行省行政区划,巩固了南北边防,维护了中国版图的统一与完整。
多次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