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选择性科目赋分原则
时间:2025-05-12 22:57:34
答案

在新高考制度下,选择性科目通常包括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等,这些科目的成绩不是以原始分形式呈现,而是通过等级赋分的方式进行转换。以下是等级赋分的基本原则:

1. **原始分区间**:将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等选择性考试科目的考生卷面分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的人数比例分别约为17%、33%、33%、15%和2%。

2. **等级赋分区间**:每个等级内部,根据原始分的高低,将考生划分为不同的分数区间。例如,对于A等级,分数区间可能是90-100;对于B等级,分数区间可能是80-89;以此类推。

3. **等级转换**:根据等级赋分区间的设定,将每个等级内的考生原始分,依照等比例转换法则,转换为相应的等级分。例如,如果一个考生在B等级的原始分是85分,那么他的等级分就可能在85/89之间。

4. **公平公正**:等级赋分遵循固定比例划分等级的转换机制,旨在解决考生选考科目“不等值”的问题,即使同一省的考生,有人再选科目为生物,有人再选科目为地理,同样为90分,因为命题难易程度、选考人群不同,90分的“含金量”会有较大差异。等级赋分遵循固定比例划分等级的转换机制,即根据相关测量原则,将参加同一科目考试的考生成绩按照预设好的固定人数比例划定等级,并进一步在等级下进行相应转换,进而最大可能地实现可比性,保障高考的科学性与公平性。

以上就是选择性科目等级赋分的基本原则,具体的赋分方法可能会因省份和年份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建议考生和家长及时关注当地教育部门发布的最新通知。

选择性必修语文下册要背的文言文和诗
答案

以下是一些可能需要背诵的选择性必修语文下册的文言文和诗词:

1. 《岳阳楼记》 - 范仲淹

2. 《滕王阁序》 - 王勃

3. 《离骚》 - 屈原

4. 《将进酒》 - 李白

5. 《庐山谣》 - 白居易

6. 《渔家傲·秋思》 - 辛弃疾

7. 《长恨歌》 - 白居易

8. 《早发白帝城》 - 杜甫

9. 《夜泊牛渚怀古》 - 张若虚

10. 《登鹳雀楼》 - 王之涣

请注意,这些只是可能出现在教材中的篇目,具体的文言文和诗词需要参考您所使用的教材。建议您查阅教材或向老师咨询以获取准确的信息

选择性科目赋分原则
答案

赋分原则是指在高考或类似考试选择性科目(如化学、生物、地理、政治等)的赋分规则和计算方法。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选择性科目赋分原则:

1. 等级赋分制:将考生的原始成绩按照一定规则划分为不同的等级,然后根据等级赋予不同的分数。等级划分通常基于考生的成绩排名或百分比,例如将成绩排名前10%的考生划分为A等级,前30%的考生划分为B等级,以此类推。不同等级对应的分数范围也有所不同,通常A等级对应的分数最高,E等级对应的分数最低。

2. 原始分赋分制:将考生的原始成绩直接作为赋分依据,按照一定的比例或权重计算总分。例如,某科目满分为100分,考生的原始成绩为80分,则该科目的赋分就是80分。

3. 标准分赋分制:将考生的原始成绩进行标准化处理,转化为标准分,然后再按照一定比例或权重计算总分。标准分是一种经过处理的分数,其均值为0,标准差为1,可以消除不同科目原始分数之间的差异,使得不同科目之间的成绩具有可比性。

无论采用哪种赋分原则,都需要保证赋分过程公平、公正、透明,避免主观因素和人为干扰,确保考生的成绩能够真实反映其实际水平。同时,赋分原则也需要与考试目的和招生要求相符合,以确保考试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推荐
© 2025 嘉成百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