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卖馄饨》
2、《卖桃子》
3、《卖汤团》
4、《卖花带》
5、《卖草囤》
6、《卖水饺》
7、《卖排骨》
8、《摘毛桃》
9、《摘菜心》
10、《摘石榴》
11、《借汗巾》
12、《借披风》
13、《借黄糠》
14、《盘陀山烧香》
15、《牙痕记》
16、《烧骨记》
17、《咬舌记》
18、《灰阑记》
19、《蓝衫记》
20、《金环记》
21、《鲫鱼记》
22、《红鞋记》
23、《吕布与貂蝉》
24、《宝莲灯》
25、《红鬃烈马》
锡剧是一种流行于沪宁沿线以及杭、嘉、湖地区和皖南城乡的地方传统戏剧,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锡剧旧称滩簧,起源于清乾隆、嘉庆年间无锡、常州一带的叙事山歌“东乡调”。太平天国前后,“东乡调”与道情、唱春、宣卷相融合,逐渐发展成曲艺 。
因此,锡剧起源于无锡和常州一带,而不是单一城市。
提前退休了。
朱文亮(又名朱宝贵)简历。
1957年生于江苏丹阳市,皇塘镇。
1973高中毕业。
七八年考入丹阳县锡剧团,随团学艺,主攻小生。
82年公派江苏省戏剧学校进修学习。
88年获评国家三级演员。
09年因病息演。
2000年复出主管外勤兼演员,获评国家二级演员。
06年。丹阳市锡剧团改制提前退休,同时受聘与溧阳市锡剧团。
12年正式退休回到丹阳。在从艺期间。先后多次被评为市,团先进。曾担任。丹阳市九届,镇江市五届人大代表,丹阳市戏剧总团外勤付团长。工会主席。丹阳市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