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施肥
首先基肥要足,在秋季9-10月份进行,开沟施入,沟深40cm即可。随后开浅沟追肥,第一次追肥为萌芽期,以氮肥(大量元素水溶肥为宜)为主,若树势过旺,可省去;第二次追肥在落花后幼果开始生长阶段施入;第三次追肥在果实开始着色阶段进行;果实采收后,为恢复葡萄树势,需要增加根系营养的贮备,此时便可进行第四次追肥。
2.水分
葡萄的水分管理主要分为灌溉和排水。灌水方面,第一次是在萌芽抽枝前,第二次分别在花前、花后各灌一次透水,期间间隔8-10天;当浆果长到黄豆大小时,可结合施肥进行第三次灌水;第四次灌水在果穗成熟前的浆果期,主要目的是提高品质、促进成熟;第五次灌水在采收后,目的是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抗寒能力。排水方面,种植者要利用葡萄园内的毛沟、腰沟和围沟合理规划水分。
3.光照和温度
葡萄喜欢生长在温暖且有充足光照的环境中,养殖过程中最好将温度保持在15-25℃,同时确保充足的光照条件和良好的通风条件,更有利于植株健康生长。注意,冬季天气寒冷时,温度不可低于5℃,以免遭受冻害。
4.修剪整形
当葡萄树新梢的花穗显现后,确认有无花穗时需进行抹梢,第一次以抹去营养枝为主,保留结果枝,第二次抹梢在开花前10天进行。随后绑缚和除卷须,当葡萄新梢长到30cm时,及时均匀地引绑新梢到架面上,同时去除卷须。接着在新梢生长到12叶、花前3-4天或花期需进行摘心,摘心时要求掐去梢尖10cm长度,花序以上留5-8叶。最后对葡萄花穗整形,注意要在葡萄开花前一周进行。
5.病虫害防治
葡萄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发生多种病虫害,如霜霉病、白粉病、二星叶蝉、蓟马等。一旦发现病虫危害,需立即剪除病虫枝,减少越冬病源,同时针对性地喷施一些药剂。针对霜霉病,可用波尔多液、40%乙磷铝;针对白粉病,可用多菌灵、70%甲基托布津等;针对二星叶蝉,可用吡虫啉、高效氯氰菊酯等;针对蓟马,可用吡虫啉、溴氰菊酯。
一、葡萄流伤期
当春天地温达到7-10度时,葡萄根系开始活动,这个时候会出现伤流现象,之前未清园的,可以用石硫合剂进行清园,未施用基肥的可以施用基肥。
二、葡萄萌芽展叶期
平均温度高于10度时,葡萄开始萌芽长叶,这个时候可以开始上架,萌芽期可以用高氮水溶肥和海精灵根施型沟施,强壮根系,补充营养,对已经萌芽的,可以去弱留强进行抹芽,病虫害防治方面,可以使用螺虫乙酯和噻阿维菌素等防除早春蓟马和蚧壳虫、红蜘蛛,喷施多菌灵和吡唑醚菌酯预防黑痘病等。
三、葡萄新稍成长期
从展叶到叶片老熟,属于新梢生长期,当新长到40公分时进行引绑,然后就是及时摘心,这个时候可以冲施一次中氮高磷水溶肥,叶面喷施海精灵叶面型,病虫害防治方面,主要防治蓟马、绿盲蝽,可以用高氯·噻虫嗪防治,病害主要防治灰霉病、黑痘病等,可以使用嘧菌酯,噁唑菌酮等防治。
四、葡萄花期
花期一般为10天半个月,开花前可以喷施叶面肥,一般使用磷钾源库800倍+硼源库1000倍喷施。此时,需要进行无核化处理,目前一般使用的药剂是吡效隆和赤霉素。病虫方面炭疽病、霜霉病等都可能发生,病虫害防治方面可以选用甲基硫菌灵、异菌脲、烯酰吗啉、苯甲丙环唑、甲维盐等来防治。
五、葡萄膨大期
分为第一次膨大期和第二次膨大期。
第一次膨大期主要疏果,控制产品,病虫防治可以用吡唑醚菌酯+多菌灵+钙肥喷施,及时套袋,根系不好的可以用海精灵根施型淋根一次,增添营养,维护根系。果粒发白到转色,为二次膨大期,主要补充钾肥和钙肥,促进膨果。留意病虫害发展情况。
六、葡萄转色期
果实开始变软到采收,这段时间建议加施钾肥,可以株施硫酸钾2两,叶面喷施含钾和中微量元素的红库叶面肥,以此增加果实糖度,提高着色效果。注意防治霜霉病等,保护叶片,及时清理病叶,提高叶片光合作用,此阶段不宜灌水太多。
七、采后管理
葡萄采后也有根系生长高峰期,可以适当中耕,保叶控梢,可以适当使用海精灵根施型配合根系恢复,秋天干旱可以灌跑马水然后再休眠期可以开始施入农家肥、过磷酸钙、复合肥、中微量元素肥等埋施,覆土,使用石硫合剂进行初步清园。
葡萄籽中不含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是一种化学物质,通常添加在食品中作为防腐剂和着色剂。葡萄籽主要含有花青素、黄酮类和多酚等多种有益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衰老等多种保健功效。因此,葡萄籽是一种健康的食品,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加工过程中添加了亚硝酸盐等化学物质,就会影响其健康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