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倬云是著名历史学家,中国台湾省南投县人。曾在台大、台中、东吴多所大学任教,并为中研院院士。许倬云的研究领域涵盖了中国古代史、中国社会经济史、史学理论与方法等方面。他也被誉为“中国台湾最著名史学家”之一。
许倬云,出生于1930年7月10日,是一位享誉国际的华人学者,以其深厚的学识和独特的见解,对中国历史和文化有着深入的研究。他是中国台湾“中研院”院士,毕业于台湾大学历史系,曾在台湾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多所大学任教。其代表作品有《西周史》《汉代农业》《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万古江河》等。
许倬云精通中国上古史、文化史、社会史,熟悉西方历史及其理论与思想,擅长利用不同学科的视角和方法来研究历史,尤其是考察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他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无数的风雨洗礼,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基因,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传统文化的元素被淡化,甚至被遗忘,只剩下了表面的皮毛。
许倬云的作品在中国有着极大的影响力,是中国知名的大众史学家之一,曾获得美国亚洲学会杰出贡献奖。
93岁的许倬云获颁“2022-2023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大奖”。许倬云因年事已高未能现场出席,他以视频形式分享获奖感言,称获奖“出乎意料,也受宠若惊”。许倬云说:“假如要用一句话归纳(人生)心得,就是要自己先安定,不要随波逐流,不要慌慌张张,不要因为忧愁困苦而不去想问题,定下心来往前看,往旁边看,让周围的人安定下来是最大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