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常用字汇是我们了解古代文化、经典,理解文化底蕴的关键词汇。例如,“士”字是指有修养、有道德品质和知识的人,常用于表扬人的品德和学问;“孝”字是指子女对父母的尊重和关爱,是中华文明中的核心价值观;“仁”字是指以人为本,关注他人利益的道德观念。在阅读文学、史学作品中,文言文常用字的含义和用法非常重要,它们承载着历史、文化和价值观,也是我们理解和领悟古代文化的重要方式。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薛谭在秦国的名叫青的人那里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青的技艺,他自己觉得已经学完了,就辞别青要回家。青也不留他,在郊外的大路旁为他饯行,打着节拍唱起悲伤的送行歌,歌声使林木振动,歌声使行走的云停下。薛谭于是向青表示道歉并请求留下,此后他终身不敢提到回家了。
《薛谭学讴》出自古籍《列子·汤问》,文章告诉我们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千万不可稍有成绩就骄傲自满。要虚心好学,追求多学多问。不要浅尝辄止的学习,学习必须虚心、持之以恒[1]。
“孤”表示幼年失去父亲或表示孤独,也用于封建君王对自己的谦称1。
“家”可以指安家、大夫统治的地方12。
“归”指女子出嫁、返回或归还,也用来形容归附12。
“适”同样指女子出嫁、到某地去或适合、适宜、恰好12。
“事”可以表示侍奉、为某人服务、从事某事或做事12。
“先”涉及祖先、上代、已故的人、首要的事情或先于、前于12。
“作”表示起身、起来、创作、制作或起事12。
“字”特指女子许嫁12。
“工”指的是擅长1。
“厉”可以表示磨练、勉励、激励、严肃、严厉或磨刀石1。
“劝”用于勉励、奖励或劝告1。
“勉”表示尽力、努力或鼓励某人努力1。
“师”指老师或以某人为师、效法、学习12。
“训”涉及教导、教诲、规范、准则或训练12。
“善”表示善于、擅长、友好、亲善或应答之词,表示同意12。
“修”可以表示研究、学习、修饰、装饰、修养(动词)、善或美好、高或长、著或撰写、修书、整治或治理、修建或岳阳楼12。
“习”指反复练习、学习、通晓或熟悉12。
“务”涉及致力、从事、事务或事情12。
“攻”指深入钻研或术业有专攻12。
“游”可以表示出外求学或求官、交际交往、纵容放纵、游玩或游览、旅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