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者的区别在以下三个方面:
1、计算规则不同。
农历一种阴阳合历,取月相的变化周期即朔望月为月的长度,参考太阳回归年为年的长度,通过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及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阳历(公历,下同)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阴历指按月亮的月相周期来安排的历法。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为一月。
2、历史起源不同。
农历作为中国传统历法,自轩辕黄帝时期就开始广泛应用到生活生产中。阳历又为格里历,古埃及人根据对尼罗河河水上涨和天狼星的长期观察,制定出一种方便的历法,后改名为格里历。所有古老文化的国家如埃及、巴比伦、印度、希腊、罗马和中国,最初都是用阴历的。
3、适用意义不同
农历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反映寒冷暑热的气候变化,以便家事农业活动。依据阳历,在一年中可以显明看出四季冷热变更的情形。阴历,就是伊斯兰历,主要用来指导宗教节日等。
根据中国的农历,每年有12个月,其中大部分的月份都是29或30天长。根据2023年农历排列,1月初一是在2023年1月22日,因此2023年共有12个月,分别从2023年1月22日的正月初一开始,直到2023年12月31日的腊月二十九结束。每个月都有独特的名称,如正月、二月、三月等,而其中有3个月份(闰四月、闰六月和闰九月)可能会增加一天,以与实际的太阳历相匹配。总的来说,2023年的农历历法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是中国人最熟悉的时间系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