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实验小学的名称,最早可以追溯到民国时期,从那时候开始的实验小学,就是一个实验的意思,实验的内容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材料,教学模式、教育体制,师资等等。
实验小学和实验中学一般都是附属于一个大学,而且是培养教师的大学,大学生毕业后就到小学和中学实习。
当时的“实验”其实就是创新的意思。
现在的实验小学是各地区教育主管部门按一定办学条件评估授予“实验”称号的学校,通常有省级实验小学、市级实验小学,还有些地方设置县级实验小学。
换句话说,只要某个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配备、教育质量、教育科研等各个方面达到设定的某个标准,即可授予“实验小学”称号。
但这些小学不完全都是重点学校。
现在的“实验”变成一个品牌。
实验小学开设了多种社团,旨在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兴趣特长。社团活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
文艺类:合唱、舞蹈、打击乐、陶艺等。
体育类:羽毛球、篮球、乒乓、跳绳等。
劳动类:爱绿小卫士等。
科普类:编程、无人机等。
阅读与写作:绘本故事、阅读与写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