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海经》中,专门介绍精卫的段落如下: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这段文字描述了精卫的外貌特征,即它的形状像乌鸦,头部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
同时,也介绍了精卫的来历,它是炎帝的小女儿女娃的化身。女娃曾去东海游玩,不幸溺水身亡,化为精卫鸟。精卫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表达了它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精神。
这段文字不仅刻画了精卫的形象,也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不畏艰难、奋斗不息的精神。
在山海经中最善良的神兽是凤凰。
中国古籍中记载的凤凰,并不以喷火和浴火重生出名,那是不死鸟的技能。凤凰非梧桐不息,非醴泉不饮,以品德高尚、性情高洁而著称,据《山海经·图赞》载,凤凰有五德,身上花纹似五个字,胸口就是一个大大的仁字。这就相当于人脸上直接写好人两字了,当之无愧的仁兽。
《山海经》记载了很多神奇的鱼类。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鲲鹏,传说它可以飞行于天空,翱翔数千里,堪比巨鹰。此外还有赤鲤、鳜鱼、离骚鱼、穆桂瑶、骨咸、黑玉龙等。这些鱼形态各异,有的可以爬树,有的头大身长,有的善于变幻色彩,有的能发出奇异的声音。在古代文化中,这些神奇的鱼类象征着不同的寓意,如长命、繁荣、聪明和勇猛等,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未知事物的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