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
鸮形目(Strigiformes)中的鸟被叫做猫头鹰,总数超过130余种。在除南极洲以外所有的大洲都有分布。大部分的种为夜行性肉食性动物,食物以鼠类为主, 也吃昆虫、小鸟、蜥蜴、鱼等动物。该目鸟类头宽大,嘴短而粗壮前端成钩状,头部正面的羽毛排列成面盘,部分种类具有耳状羽毛。双目的分布,面盘和耳羽使本目鸟类的头部与猫极其相似,故俗称猫头鹰。别名神猫鹰。
猫头鹰是一种非常独特的鸟类,在不同的地区会有不同的方言称呼。在中国南方地区,猫头鹰被称为“猫头鹰”,因其头像猫头而得名。
在北方地区,猫头鹰被称为“鸮”,是因其叫声与“咕咕”的音节相似而得名。
而在一些民间传说中,猫头鹰被称为“鬼鸟”,是因为被认为会给人带来不祥之兆。总之,不同地区的人们会用不同的方言叫法来称呼这种神秘而迷人的鸟类。
猫头鹰又称鸮、枭,是夜行性鸟类,分布在中国的猫头鹰大约有26种,均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猫头鹰眼周的羽毛呈辐射状,细羽的排列形成脸盘,面形似猫,因此得名为猫头鹰。
1989年,长尾林鸮猫头鹰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二级保护动物,1996年,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稀有保护动物。